起底假账号:官方机构、身边熟人、公众人物的账号都可能有假!目的只有一个
近期,不论是公安机关还是社交平台连续披露了数起涉及“假账号”的案例。这些假账号有的冒充官方机构甚至国家部委,有的冒充每天会见面的熟人,还有的冒充公众人物。而“李鬼”们的目标很一致:通过假账号获取被害人信任,继而实施诈骗。
(资料图)
那么,常见的假账号有哪几种?又如何辨别?上海辟谣平台进行了调查。
已经在通讯录里的熟人,竟然是假的!
最近,上海公安部门披露了数起财务人员受骗案,有人被骗了900万元。综观这些案件,能发现一个共同点:受骗的企业财务人员并没有新添加领导微信,而是接受通讯录中早已有的领导的转账指令,又怎么会上当呢?
原来,受骗者都曾收到一封涉及财务知识的陌生邮件,她们以为是学习文件便点开查看。殊不知,这封陌生邮件中包含木马病毒,点开后,病毒就植入了电脑。诈骗分子通过木马病毒获得了财务人员电脑控制权,并趁电脑处于空闲状态时,通过登录在电脑上的微信网页版,删除了财务人员微信通讯录中真实的财务总监微信号,再添加了一个与财务总监头像名称一样的微信号。此后,通过这个假冒领导的账号诱骗被害人转账。
可见,通讯录里的“熟人”,有可能是假的!
复盘受骗者的经历可以发现,预防这类骗局,必须牢记两点:
其一,不轻易点击来历不明的邮件、链接,不随意扫描二维码或从非正规途径下载软件,避免“引狼入室”,让不法分子有机会借助病毒修改通讯录。
其二,涉及钱财交易时,既不要给不明来历的账户、所谓的“安全账号”等转账;也不要轻信短信、微信等发来的“转账指令”,公司内部的转账应当符合审核流程,遇到领导在网上要求转账等情况,务必打电话或当面核实。要知道,在以往警方披露的诈骗案件中,还有不法分子利用人工智能技术,炮制假视频、假声音等获取被害人信任。所以,核实对方真实身份非常重要。
“邻居”是假的,公众人物也有假的
冒充“邻居”、公众人物行骗等,也是新近出现的陷阱。
浙江公安披露的案例显示,有不法分子冒充“邻居”,通过了受害人的微信好友认证。之后,这名热情的邻居介绍了“稳赚不赔”的生意,邀请受害人一起参与。但所谓的“稳赚不赔”生意,竟然是网络刷单骗局。
不仅有仿冒的微信账号,还有假冒的微博账号。上海公安部门就表示,最近微博社交圈中出现了一波“高仿号”,主要目的同样是诈骗。
这些“高仿号”会模仿正版账号的微博号、头像、签名等信息,粗粗看去,似乎就是“正身”。但若仔细查看,会发现“高仿号”与正版账号仍有区别:他们往往会在模仿的正版微博名后面加上各种符号(如./_?等),也无法复制粉丝量和微博内容。
不过,为了增加迷惑性,“李鬼”会在“高仿号”的微博下通过@正版账号经常互动的好友,吸引关注。如果没有发现他们是高仿号的用户因此评论、点赞高仿号内容,甚至关注了高仿号,那就可能变成骗子的目标。骗子会利用高仿号私信联系目标对象,然后编造各种理由引诱目标对象踏进陷阱。
由此可见,在互联网世界,“不要和陌生人说话”有一定的道理,因为并不知道网络的另一端到底是谁。
但是,这些假冒半熟人或者公众人物的账号并非无懈可击。
一方面,对于“邻居”“公众人物”等的加好友邀约,可以要求对方出示相关证明,并且在交流中保持警惕,避免钱财来往。一旦发现对方谈及“代付款”“刷单”“高额回报理财”等话题,基本可判定为诈骗分子,建议报警。
另一方面,如果发现自己的账号被仿冒了,建议通过社交平台投诉举报,维护自身利益。同时要尽可能告知亲朋好友账号被仿冒一事,避免他人上当受骗。
此外,要加强账号安全防护,及时修改账号密码,降低盗号风险。
多做一步,识别真假官方账号
除了存在仿冒的个人账号外,还要注意社交平台的假官方账号。以微信公众号为例,部分自媒体冒充党政机关、新闻机构、专业人士,传播不实消息。更有甚者,将假冒的官方账号与假冒的官方网站结合在一起,实施诈骗。
就表现形式看,假账号主要是通过混淆名称、虚构账号信息、违规关联行政区域等形式,假冒仿冒官方机构、新闻媒体及其他专业资质类从业人士,发布内容误导公众。
对于存在上述情形的自媒体账号,社交平台机通常采取清空昵称、封禁账号等处置手段。同时,根据社交平台的取名规则,如果公众号账号的名称、简介、头像含有政党、党政军机关、企事业单位等国家政府职能类组织关键词、标识的,只允许对应的主体设置,否则不得使用该类名称。
不过从实际看,仍有不少自媒体、不法分子打擦边球,利用名称、头像乃至专业人士的制服误导公众。比如,在公安部网安局近日披露的案例中,有造假者穿着假冒的特警、消防员制服——有的是出于个人虚荣心,用制服换取关注;还有的是通过制服冒充专业人士,兜售产品。
其实,只要多做一个步骤就能识别假官方和假专业。
上海辟谣平台调查发现,包括微信、微博、抖音等在内的绝大多数社交平台,都要求官方机构或专业机构通过认证后才显示身份,也支持公众查看他们的认证信息。
基于此,网友要养成查看账号认证主体的习惯。通过资质认证的账号,平台会显示相关标识、认证主体;没有官方认证标识但账号昵称及信息却关联官方账号的,通常为假账号。如果公众在平台上发现此类假冒仿冒账号,可以向平台举报投诉。
需要提醒的是,冒充公职人员造谣行骗,需要承担法律责任。如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,“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者以其他虚假身份招摇撞骗的,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,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;情节较轻的,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。冒充军警人员招摇撞骗的从重处罚。”刑法规定,“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招摇撞骗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、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;情节严重的,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。冒充人民警察招摇撞骗的,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。”
关键词:
- 女童不慎掉入20米深井 18岁小姨三次下井成功营救
- 西安3个区域12月28日起每日开展全员核酸 官方提倡民众居家健身
- 浙江乐清一核酸检测结果异常人员 复采复检为阴性
- 浙江本轮疫情报告确诊病例490例 提倡“双节”非必要不出省
- 西安警方通报6起涉疫违法案件
- 西安新一轮核酸筛查日检测能力达160万管
- 西安市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811例
- 重庆曝光4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 警示党员干部清新过节
- 云南清水河边检站查获走私玉石和玉石毛料65公斤
- 吉林市政协原党组成员、副主席孙洪彬被开除党籍和公职
-
浙江缙云九旬老党员20多年义务为乡村老人理发
中新网丽水12月28日电(范宇斌 蒋依笑)在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七里乡大园村周坎头自然村,今年90岁的陶岳贵在年近古稀时拾起剃刀,20多年
-
疫情下的边城东兴:停摆的城 夜行的人
(抗击新冠肺炎)疫情下的边城东兴:停摆的城 夜行的人 中新社广西东兴12月28日电 题:疫情下的边城东兴:停摆的城 夜行的人
-
长江流域生态管护员:我与长江的十年之约
中新网江西彭泽12月28日电 (袁昕 记者 王昊阳)“这是我今天第三次巡查了。”穿着新制服的长江流域生态管护员吴成年站立船头,在
-
吉林查干湖冬捕启幕 头鱼拍出2999999元
中新网松原12月28日电 (石洪宇 谭伟旗 薛栋栋)中国查干湖第二十届冰雪渔猎文化旅游节28日开幕,数万名游客现场直击鱼跃湖面的盛况。
-
甘肃中药炮制师研习古法30载:掌心留痕,翻烂资料书
中新网兰州12月28日电 (张婧)从事中药饮片加工技艺30年的张良,右手掌心有一条老疤痕,“20年前跟着老师傅学习中药材性状鉴别,传统方
-
广东启用涉疫风险人员排查12320专号
中新网广州12月28日电 (记者 蔡敏婕)广东省28日正式启用涉疫风险人员排查12320专号。即日起,涉疫风险人员来(返)粤前可在“粤省事”
-
武汉协和医院开设互联网儿童医学中心
中新网武汉12月28日电 (聂文闻 彭锦弦 陈有为)记者28日从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(以下简称“武汉协和医院”)获悉,该院在湖北省首
-
四川:力争三年完成638个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
中新网成都12月28日电 (杨予頔)28日,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发布消息称,近日,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印发了《四川省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三年行
-
不同养老模式共同推进 提升老年福祉 让老人享受“温暖夕阳”
我为群众办实事 | 不同养老模式共同推进 提升老年福祉 让老人享受“温暖夕阳” 央视网消息:近期,各地在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实
-
各地创新举措 把实事办好 把好事落细 温暖民心
我为群众办实事 | 各地创新举措 把实事办好 把好事落细 温暖民心 央视网消息:近期,各地在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实践活动中,
X 关闭
西安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50例 详情发布
广东最低气温跌至-6℃现冰挂 部分道路及海上交通受影响
“2022科学跨年系列活动”启动 提高公众对科学类流言“免疫力”
珠科院多举措助力大湾区抗旱防咸保供水
只为那片美丽的云顶 河北一“守峰人”海拔2000米驻守12载
X 关闭
双环传动08月07日被深股通减持55.46万股
中国巨石:8月7日融券净卖出1.83万股,连续3日累计净卖出25.39万股
买回来的披萨可以蒸吗?
龙江森工大海林:补给小分队行走在悬崖峭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