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传统村落万里行”系列报道 【发现最美 你评我论】陕西柳林:生态与产业融合发展 小小香菇“飘香”乡村振兴路
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“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”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数据显示,十年来,共有6819个村落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,形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农耕文明遗产保护群,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抢救和保护了一大批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。日前,人民网记者通过座谈交流、实地走访、现场采访等环节,从生动鲜活的基层实践中了解我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特色经验,推出“传统村落万里行”系列报道。
(资料图片)
柳林村食用菌基地采收忙。人民网记者 许维娜摄
进入六月,正是夏菇采摘上市的季节。柳林村食用菌基地一派火热景象,饱满莹润的香菇香气袭人,村民们有的忙着采收、有的忙着分拣、有的忙着装车,一派热闹的劳动场面。
柳林村位于北纬35°,森林覆盖率达85.1%,坐落于铜川市耀州区北部山区的庙湾镇,是朱鹮在秦岭以北首个野化放飞地。独特的气候优势和丰富的水资源优势,为此地发展香菇产业创造出得天独厚的条件。
与之对应的是,因朱鹮栖息地维护好生态与水环境的需要,且当地耕地土壤层较浅,种植大田农作物收益较低等客观因素。人们更多的关注点在于如何寻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点,如何进一步借助香菇产业提高村民收入、带动乡村振兴。
中宣部派驻柳林村第一书记元开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,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,中宣部将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(原耀县)确定为定点帮扶县以来,对柳林村的支持一直延续至今。走好新时代乡村振兴路,就要聚焦增进农民福祉这个宗旨,近些年来,中宣部进一步加大了对柳林村的帮扶力度,重点将产业帮扶作为长远之计和关键之举来推进。
回顾这片土地所经历的产业发展历程,时光荏苒,今昔巨变。实际上,柳林村有多年香菇种植经验,但早期村民们大多各自为阵,单打独斗,没有形成规模化的香菇产业,且收益率较低,不少农户逐渐退出,只有少数村民还在坚持。
考虑到香菇种植不会污染环境,且食用菌生产具有周期短、投资少、见效快、效益高等特点。于是,当地政府在2018年4月提出“打造香菇小镇”战略目标。柳林村香菇种植基地就在这段时间建成。
“我们目前主要通过‘资金托管’‘入股分红’‘就业务工’‘借棒还菇’等方式带动集体增产、群众增收。”元开放说,当前,该产业已辐射带动周边7个镇,51个村,2000余户群众,实现增收稳定增收,解决群众就业500余人,人均年增收1.5万元。
下面这组数据或许可以佐证这一说法,元开放介绍,目前,庙湾香菇小镇已实现年产菌棒1000万棒、出菇800万棒、年出口菌棒200万棒、年产香菇酱300万瓶,研发推出“菇为天”香菇酱等系列特色产品。
而把香菇种植产业培育成主打产业,当地村民更是不遗余力。
柳林村村民老刘正在采收香菇。来源:受访方供图
今年63岁的刘小平,是柳林村房沟组的一般农户。早年一次意外事故,导致他失去左手,但面对生活,他却仍旧积极乐观。几年前,他做起了贩卖香菇的生意。
在贩卖香菇的过程中,老刘看到了香菇种植业的广阔前景,梦想着哪天自己也能建个大棚,种植香菇。2022年,得知村里计划扩大香菇种植基地的消息后,他第一个承包了10个大棚种植香菇,圆了梦想。
老刘不仅自己种香菇,也带动其他村民增收致富。10个棚的香菇,他一个人忙不过来,就在村里雇佣了2名男劳力输水,10名留守妇女帮忙采菇。
目前,经过1个多月的辛苦经营,老刘的10棚香菇已经卖了10万多元,被他聘用的村民们也都挣了3000到6000元不等。看着手里的工资,村民们喜滋滋道:“多亏老刘种香菇,让我们也跟着沾了光,在家门口还能务工挣钱,这得感谢咱邻家!”
如今,香菇种植在庙湾镇蔚然成风,小小的香菇早已四下“飘香”,日渐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,成为百姓脱贫增收的重要渠道。
如何提质增效为推动当地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?
去年,柳林村河东组新建了占地50亩的新香菇基地,建成了121个简易大棚,43个有养菌棚,78个出菇棚。今年4月,香菇基地各项基础设施到位。目前已经有7户村民主动承包大棚,而刘小平,就是第一个签订种植合同的农户。
柳林村香菇种植业的发展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,也使得当地生态环境得到了保护。而在生态环境持续向善向好发展的同时,村民们的居住环境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。
柳林村“朱鹮球场”。来源:受访方供图
记者实地走访柳林村看到,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扶贫办的支持下,村里还建成了以美好生态为主题的“朱鹮球场”,为村民提供宽敞舒适的运动场地,也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。
而数字技术革命也给当地发展带来全新改变,以柳林为代表的一批村庄相继从“传统”走入“数字”。中宣部挂职干部、耀州区委副书记孙进军认为,数字技术为保障农业现代化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供了有力支撑,耀州区也希望依托5G、物联网、云计算、大数据等技术累积优势与丰富赋能经验,拓展乡村振兴发展的全新路径。(实习生陈梓瑶对本文亦有贡献)
关键词:
上一篇:世界观察:日计息日复利怎么算(日计息日复利计算的方法是什么)
下一篇:最后一页
- 女童不慎掉入20米深井 18岁小姨三次下井成功营救
- 西安3个区域12月28日起每日开展全员核酸 官方提倡民众居家健身
- 浙江乐清一核酸检测结果异常人员 复采复检为阴性
- 浙江本轮疫情报告确诊病例490例 提倡“双节”非必要不出省
- 西安警方通报6起涉疫违法案件
- 西安新一轮核酸筛查日检测能力达160万管
- 西安市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811例
- 重庆曝光4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 警示党员干部清新过节
- 云南清水河边检站查获走私玉石和玉石毛料65公斤
- 吉林市政协原党组成员、副主席孙洪彬被开除党籍和公职
-
浙江缙云九旬老党员20多年义务为乡村老人理发
中新网丽水12月28日电(范宇斌 蒋依笑)在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七里乡大园村周坎头自然村,今年90岁的陶岳贵在年近古稀时拾起剃刀,20多年
-
疫情下的边城东兴:停摆的城 夜行的人
(抗击新冠肺炎)疫情下的边城东兴:停摆的城 夜行的人 中新社广西东兴12月28日电 题:疫情下的边城东兴:停摆的城 夜行的人
-
长江流域生态管护员:我与长江的十年之约
中新网江西彭泽12月28日电 (袁昕 记者 王昊阳)“这是我今天第三次巡查了。”穿着新制服的长江流域生态管护员吴成年站立船头,在
-
吉林查干湖冬捕启幕 头鱼拍出2999999元
中新网松原12月28日电 (石洪宇 谭伟旗 薛栋栋)中国查干湖第二十届冰雪渔猎文化旅游节28日开幕,数万名游客现场直击鱼跃湖面的盛况。
-
甘肃中药炮制师研习古法30载:掌心留痕,翻烂资料书
中新网兰州12月28日电 (张婧)从事中药饮片加工技艺30年的张良,右手掌心有一条老疤痕,“20年前跟着老师傅学习中药材性状鉴别,传统方
-
广东启用涉疫风险人员排查12320专号
中新网广州12月28日电 (记者 蔡敏婕)广东省28日正式启用涉疫风险人员排查12320专号。即日起,涉疫风险人员来(返)粤前可在“粤省事”
-
武汉协和医院开设互联网儿童医学中心
中新网武汉12月28日电 (聂文闻 彭锦弦 陈有为)记者28日从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(以下简称“武汉协和医院”)获悉,该院在湖北省首
-
四川:力争三年完成638个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
中新网成都12月28日电 (杨予頔)28日,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发布消息称,近日,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印发了《四川省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三年行
-
不同养老模式共同推进 提升老年福祉 让老人享受“温暖夕阳”
我为群众办实事 | 不同养老模式共同推进 提升老年福祉 让老人享受“温暖夕阳” 央视网消息:近期,各地在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实
-
各地创新举措 把实事办好 把好事落细 温暖民心
我为群众办实事 | 各地创新举措 把实事办好 把好事落细 温暖民心 央视网消息:近期,各地在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实践活动中,
X 关闭
西安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50例 详情发布
广东最低气温跌至-6℃现冰挂 部分道路及海上交通受影响
“2022科学跨年系列活动”启动 提高公众对科学类流言“免疫力”
珠科院多举措助力大湾区抗旱防咸保供水
只为那片美丽的云顶 河北一“守峰人”海拔2000米驻守12载
X 关闭
世界观察:日计息日复利怎么算(日计息日复利计算的方法是什么)
港旅发局维持全年2600万访港旅客预测_今日讯
天天精选!决战徐家汇!2023“兴业银行杯”上海市自由搏击业余公开赛明开赛
世界快消息!得力考勤机报表密码aa_得力考勤机报表密码
翃的意思_翃-天天微资讯